廠商三方的推手游戲
6月,在實施線上線下同價前一周,蘇寧東北區(qū)某管理中心的采銷人員打電話給M品牌的區(qū)域經(jīng)理和當?shù)卮砩?,希望協(xié)調廠商配合同價實施的問題。但M品牌的業(yè)務人員無奈地告訴蘇寧的采銷人員,產品都在代理商的倉庫里,你們還是找XX代理商公司吧!供應商在得到消息之后,委婉拒絕了參與此次溝通,并告知蘇寧人員,價格政策是工廠制定的,我們只是執(zhí)行而已,你們找品牌的業(yè)務人員吧。顯然,無論是廠家還是代理商,都在與蘇寧玩推手的游戲。但,這也是他們的無奈之舉。蘇寧同價的初衷是好的,但在執(zhí)行過程中卻被廠家以各種手法模糊掉了。因為,同價無法實現(xiàn)的根源還是在門店與線上的巨大費用差。
線下代理商與線上包銷產品的博弈
蘇寧宣布線上線下同價的前兩天,廠家和各地代理商都采取了回避的方式。如線上線下同款的機型撤柜。然而,對于不同款的產品,代理商也在有意通過某種方式來保護自己的線下利益。
廠家認為,實現(xiàn)線上線下同價,要么蘇寧停止線下門店各種費用的收取;要么廠家用產品區(qū)隔開線上和線下?,F(xiàn)在看,似乎只有一個選擇,即用產品區(qū)隔線上線下的做法最為現(xiàn)實。
為了配合蘇寧易購和國美在線的線上銷售,做好線上線下產品的區(qū)隔,有些廠家為線上平臺提供了一些包銷定制機型。但這對于沒有安裝維修能力的零售商來說,線上包銷定制產品的售后服務仍舊進展不順利,或者是代理商自保的“方式”。
例如,年初,國美在線為了擴大規(guī)模,與某品牌達成了熱水器專供機型的統(tǒng)采協(xié)議。因為單一的訂單量確實很大,國美在線又給予了優(yōu)厚的扣 點條件,該品牌提供了非常有競爭力的價格。隨后,因為性價比高和國美在線的大力推廣,該單品一上線就銷售量暴增。但隨著購買量的增加,線上的投訴也開始激增,物流慢,安裝不順暢等問題都呈現(xiàn)在產品的評價系統(tǒng)中。接著,訂單量開始迅速下滑,國美在線開始主動降低了供貨量。
同理,蘇寧易購邁的步子過快也是不理性的。因為,很多品牌在邊遠地區(qū)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服務體系。這時候,線上銷售了產品,線下也沒有品牌特約服務商給予配合,零售商又不能自己去尋找服務商。所以,一旦這些邊遠地區(qū)的消費者發(fā)現(xiàn)該地區(qū)蘇寧易購是空白,就會去選擇其它的電商平臺購物而放棄蘇寧易購。購物體驗不好的印象一旦形成,蘇寧易購再次打造品牌的過程將更加艱難。
而門店的導購員如果發(fā)現(xiàn)所售商品在某個區(qū)域沒有售后服務的話,會讓利給消費者。這樣消費者也愿意接受,自己主動找人安裝。所以,蘇寧的線上線下同價要平衡各地區(qū)的服務現(xiàn)狀,做出科學的規(guī)劃和實現(xiàn)的步驟,既保證自己線下的經(jīng)營,又能推動線下的競爭力。
同樣是包銷定制的模式,線下門店的包銷產品在銷售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代理商的各種抵制。如,某家電連鎖賣場與廠家定制了10萬臺A品牌的微波爐,在全國門店銷售。產品進入各地賣場之后,A品牌的代理商首先不允許定制商品擺在自己的展臺上,因為這些展臺的選位費等都是代理商自己付費拿到的。既然廠家和賣場不會報銷這些費用,這些包銷機只能擺放在其他的區(qū)域,銷售自然會受到影響。
二是導購員因為拿不到銷售提成也不賣這些商品。賣場內的導購員都是代理商的,所以,導購員千方百計推銷對代理商有利、自己有提成的商品。代理商不賣這些包銷機的理由也很充分,包銷機的價格是賣場與廠家商定好的,利潤低于5%,一般情況下,導購員的費用已占到了代理商賣場銷售額的5%。所以,包銷機對于代理商的經(jīng)營有較大的負面影響。而賣場自己的營業(yè)員因為對商品知識掌握不夠,銷售能力非常弱,自然銷售情況不是很好。
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如果某品牌的銷售在所屬品類中的銷售占比達到8%~10%,其它品牌的業(yè)績很難彌補損失的時候,賣場的采銷人員會因為業(yè)績的壓力而首先退讓,代理商自然也有一定討價還價的底氣。廠商合作因此而陷入僵局的時候,賣場要求停止代理商的銷售,代理商也置之不理,毫不妥協(xié)。也是因為這個銷售占比,如果賣場一意孤行,代理商則會將資源投入到其他賣場中,賣場也會陷入更加尷尬的境地。
種種跡象表明,有代理商經(jīng)營的品類,賣場已經(jīng)很少與廠家合作包銷定制了。作為廠商合作的橋梁,各地代理商正是為了自己的利益,利用自己的能力“從中作梗”,也給了賣場要求廠家直營的最佳理由。
直營對于廠家來說,雖然可以獲得一定比例的利潤,但是這仍然無法彌補廠家對于資金的需求而失去的利潤,還憑空增加了很多的風險。因此,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廠家或者賣場挑選配送服務商,給予對方7%左右的費用。按照目前的狀況,效益較好的賣場的盈利在7%左右,從供應商處收取的費用占營業(yè)額的12~14%之間。如果賣場直營,賣場的利潤就變成了-5%~-7%,再加上促銷員的工資大約在2%左右,賣場直營將使得扣點至少上漲10%以上。這樣的風險是單一連鎖賣場不敢輕易面對的。
評論: